個人心得(滿分10分): 6分 

2020.08.31 13:28

159885972912417_P8441925.jpg

星期日早上被吵醒大概是我最不爽的,因為星期五晚上有八成的概率睡不好,星期六早、午診的患者有很多個我都不是很想見到。每次星期六下診大概是我幸福指數最高的時候...昨天早上大概九點,就被美術館的管樂重低音樂器加大鼓吵醒,為什麼會在早上九點辦音樂會阿?!!!下午辦阿!!!(最好不要辦XDD)反正我就是很怕吵,加上被吵醒更不爽,然後還要繼續聽他們演奏整個更不開心,想著乾脆出門看電影好了。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以往每個月至少要去電影院報到一次的我,今年都還沒去過啊~當然也因為疫情的關係,好萊塢的電影產業也蕭條了,今年的韓國電影反而特別多。帶著不小心被我從FB上釣出來的紅豆泥一起去電影院,還很開心總算用上了為了秀泰影城特別辦的信用卡,觀賞最近(也可能是今年)話題最高的''天能''。

身為諾蘭粉,諾蘭的電影一定要看,但說真的,從''星際效應''之後的''敦克爾克''與''天能''都讓我有點失望。我覺得諾蘭的電影最讓我驚艷的還是''全面啟動/INCEPTION''。諾蘭拍電影有個蠻有趣的特色,就是他喜歡用以前一起合作過的工作人員,從演員到配音員都是,在與身為編劇的弟弟合作過幾部大片後自''敦克爾克''開始,導演諾蘭自己就身兼編劇繼續推出新作品。''敦克爾克''是一部有點超現實的二戰電影,少了很多血腥場面與爆破動亂,強調的是法國不敵德軍進攻,在敦克爾克撤退到英國整備再戰那種悲愴卻不失希望的精神。最大的特色點是三個分頭進行的主線,有三個不同的時長,卻同一時間拍攝的手法展現諾蘭巧妙玩弄時空的手法。過去諾蘭的電影常被批評的是-對人物情感刻劃不足,而顯然,諾蘭完全沒在理這個批評,因為他自己身兼編劇後,電影的劇情變得更加直線條,邏輯化但卻更加冷硬。在''敦克爾克''電影中巧妙運用拉長、壓縮時間的手法顯然讓諾蘭更加想往這方面的拍攝技巧精進,因此''天能''這部電影的特色便是更加高度的玩轉時間,反覆用順/逆時空交錯的手段呈現一個包著科幻皮的諜報故事。

tenet-nolan.jpg

故事其實很簡單,簡單到男主角連名字都沒有,只知道他是一個CIA的特工(以下見稱男主角為C好了)。C與小隊在歌劇院進行一項任務,需取回一項機密武器,但任務敗露,C被逼供而小隊全員覆滅。然而C在病床上醒來後被告知,他被逼供是一項艱困的考驗,而他通過了,正式成為機密組織''天能''的一員。他必須去了解何謂天能,以及完成機密任務,查到在歌劇院裡攻擊他的人是誰。那次的任務失敗,C記得一件特別的事情,就是他差點被一顆奇怪的子彈打中-那顆本來被打在牆上的子彈。出院後的C與關係網中的聯絡人接洽了一名特工-尼爾,希望透過他的幫助與製造子彈的印度軍火商聯繫。軍火商普萊雅告訴C,她的子彈本來是正常的,但卻被輻射性''逆轉''了,C必須要去找逆轉了子彈的是誰。

Dimple-2-300x300.jpg

透過麥可爵士的指點得知某位喜歡提供假線索的軍火商-薩托,是提攻逆轉武器工業的重要關係人,麥可爵士建議C可以從與薩托感情不睦的妻子-凱特下手,透過凱特接近善妒、掌控慾極強的薩托。凱特在薩托的暴君控管下苦不堪言,決定與C合作共同扳倒薩托。原來薩托的軍火帝國始於多年前,薩托在無人敢去的核武試爆地挖掘出了鈽241與一封文件-來自未來的文件。薩托得以與未來人交易,得到輻射逆轉的科技,進而創造了自己的軍火帝國。然而,在與未來人的交易中,薩托得知自己罹患了胰臟癌,已經不久於人世,他便想要啟動逆轉科技製造大規模物理粒子碰撞,進而毀滅世界,拉著全世界給自己陪葬。C必須要從薩托手上取走已經組合完畢的九塊啟動機並再度藏起來以避免世界毀滅,但在盜取啟動機前,他需要凱特的幫助阻止薩托死亡/自殺。

tenent.jpg

整個故事的脈絡其實很簡單,大概就是個一個半小時能講完的諜報陰謀,非常直線條也非常專注核心。核心主題僅在C必須取得啟動機以阻止世界毀滅,就如''INCEPTION''中,柯布的一夥團隊必須進入石油大亨之子的腦中種下-瓦解石油帝國為第一任務核心一般。專注核心的結果使得許多事情的動機都變得模糊,或過度簡單化,包括未來人發展逆轉時間的真正目的為何?為何只選了薩托作為過去交易人?尼爾究竟是誰?...雖然說後續的劇情有作出解釋,但是其解釋簡單隨便到我覺得很無聊。諾蘭的科幻電影有個有趣的地方在於,總是會有個學者角色出來解釋他的科幻世界觀,例如''INCEPTION''裡的柯布與亞瑟對新來的造夢者解釋夢中世界的原理與造夢規則、''星際效應''裡的庫柏與科學家們解釋蟲洞、黑洞,時間拉長縮短等原理。電影裡的偽科學理論不一定要完全合理,但至少要能簡單白話說到觀眾能理解並達到某種程度上的邏輯合理。然而我覺得最失望的是''天能''甚至沒有嘗試想要過多著墨在這一塊,尼爾與某女科學家的確解釋了部分的逆''火商''理論,但再多一點討論就變成了以下的台詞''別想太多,感受就好!''、尼爾:''祖父悖論?平行時空?你覺得頭痛了嗎?先睡再說吧!'' 導致剛剛很認真想要理解的我覺得憤怒又想笑。所以顯然諾蘭的意思就是...觀眾你們別想太多了,別太在意邏輯~感受我帶給你們的視覺饗宴就好!!

537031985e3e80544e83f4a8e3ee63c5c7-tenet-review.2x.rsocial.w600.jpg

當然,最讓我生氣的還是對尼爾的著墨太少。尼爾的出現其實是個謎,僅透過一通電話就來幫助C,任務期間貌似知道許多事情,但卻不明言,並且過度忠心於C,讓人剛開始還懷疑過會不會是個反轉角色,結果顯示,尼爾的確是個反轉角色,但並非反派。然而揭露反轉的過程也很隨便,在C與尼爾成功取得啟動機後,C看到離去的尼爾背包上的吊飾,赫然理解了,當初在歌劇院救了他一命並且在地道中幫他開鎖並且擋了一槍的人其實就是尼爾,而此行與尼爾一別已然訣別。尼爾離去前瀟灑的告訴C:''對我來說這是一段美好友誼的結束,然而對你來說卻是一個開始,我們將來會一起做許多事情,你會喜歡的!''話語中顯然尼爾知道自己會死在地道裡,但仍然願意前往,畢竟該發生的事情必須要發生,不然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造出更糟的可能,尼爾這個角色所飽含的情感與情操在此時獲得昇華,羅伯派汀森(飾尼爾)也終於在我心中大大的帥了一把,然後這部電影就結束了!

所以說,''天能''這部電影裡唯一有刻劃出的人物情感大概就是這短短的一幕與幾句台詞了。至於凱特與她兒子,這個女性角色根本莫名其妙,大長腿雖然很好看,但她從頭到尾只想殺了薩托,還自己過早殺了薩托,不就是很剛好C已經拿到啟動器了,不然全世界就變成''與一個被家暴的女人槍殺的丈夫一起陪葬''。最後C還為了她的安危除掉了普瑞雅並且明白自己才是天能計畫的''幕後大老闆''作為電影的最後一幕,真是有夠超級不感動,讓我翻個大白眼。電影結束後忍不住深深地問了一句,究竟凱特這個角色有如何重要到能得到這麼多戲份?還不如描寫C與尼爾的戰袍友誼來獲得感動。

諾蘭過去幾部電影有個特色,就是喜歡讓主角面臨一堆苦難,在苦難之中還要再更落井下石一下,讓觀眾的心情盪到谷底後,最後來個峰迴路轉,讓主角得到最初執行目標的目的並在看似完美的結局中帶一點點小遺憾。例如''全面啟動''柯布最後終於見到了兒女,但象徵真實與虛幻世界的標誌-陀螺,究竟有沒有停下來呢?柯布最終還困在夢裡還是回到現實? ''星際效應''庫柏最後終於實現對女兒的承諾,回到家來,然而此時女兒已垂垂老矣,即將離開人世,地球人雖然能活下來,但此處已經不是他的家,他於是再度啟程飛往星際開啟另一個任務。如此的結局手法能一方面讓觀眾的情緒獲得宣洩,並一方面引起更多的討論,畢竟到如今10年後,大家還是在吵柯布的陀螺到底倒下了沒? 而''天能''的結局顯然沒什麼餘韻可言,若是改成C在多年後見到尼爾或是稍微透漏是如何招募尼爾還更讓人感動一些,這個凱特牽手兒子的結局只讓我想趕快去尿尿而已。

此外,除了少了人物情感的刻畫,我覺得諾蘭本人自己寫的劇本,許多台詞都不如過去幾部暢銷作來的讓人回味。

Don't you want to take a leap of faith? Or become an old man, filled with regret, waiting to die alone! - <<Inception>>

Once you're the parent, you're the ghost of your children's future.-<<Interstellar>>

We agreed,Amelia, 90 percent (honesty) -<<Interatellar>>

You do not fear death. You think this makes you strong. It males you weak- <<The dark knight rises>>

You don't really want to work it out. You want to be fooled-<<The prestige>>

雖然諾蘭的電影水準並不會真的太差,但其中的劇情真的需要加強,遠遠不及過去的精采。能夠拍出''逆時''物品、人的畫面的確厲害,也花了很多錢(撞壞真的波音747),但劇情的架構僅僅如此,實在讓人不禁覺得可惜,炫技有餘但無實質感動。其實這也是近10年來英雄、迪士尼真人電影大崛起讓人覺得煩躁的其中之因,動畫的確漂亮,但是少了過去電影裡經典的台詞、人性展露等更加貼近現實的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sh61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