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奧地利的維也納,12個多小時的飛行航程,幸好在前兩天都沒睡好,然後前一天都不補眠的情況下,我順利(?)的斷斷續續的有睡上3個小時左右,讓整個飛行時程感覺沒那麼長,而腳的肌肉也沒那麼緊痛。時隔6年再度來到維也納,或許我感覺最大的是在化妝室的鏡子裡,居然驚見額前的許多白絲,頓讓我心感崩潰,不過說真的,國考後至今的兩個月,總是在操煩各種事情,沒一件讓人放心

維也納機場 (1).JPG 維也納機場

總之,這一次再度來到維也納還是感到相當懷念的,畢竟我還沒有在同一個國外機場入境過兩次。為了從奧地利進入斯洛維尼亞,從早上起都在拉車。稀薄略溫的晨光配上乾燥冰涼的空氣,沿路是滿滿的鄉村風光,這是上一次所未見的奧地利鄉間。一片綠油油的草皮丘陵,與一大片一大片筆直的針葉林,一眼望去是一種暢懷心胸的綠意,間或坐落在丘陵林地間的小屋,讓人不禁遙想,這個地方是否從中古時代就是這幅農村光景,而這也讓我再度想起了蒙哥馬利的小說。有時會想,來自擁擠臺灣的東方人,從未在這種乾燥略冷的大陸型氣候,與綠地和蓊鬱森林接壤的土地上成長,骨子裡大多少了一點草根性,倒多了幾分狡詰。

奧地利休息站 (4).JPG

奧地利休息站 (5).JPG

路上導遊又提起貫穿整個中歐歷史起源的東方遊牧民族-北匈奴與巴爾幹半島上的神聖羅馬帝國、鄂圖曼帝國,還有後續深刻影響了17-18世紀歐洲大陸歷史的哈布斯堡家族。在理解新的奧地利歷史之餘又複習了一遍上次在熊布朗宮的導覽中所習,寄暢懷緬古之情於風景建築之中,歷史人物在此刻活生生浮現眼前,穿越時光的長流與現代的我們一指相觸,旅遊就是這點有趣。

奧地利屬於中歐國家,語言多用德、英語,境內僅有800萬人口,國土卻是台灣的2.3倍,因此除首都人口較多外,大多處地廣人稀,高收入、高福利,這些是奧地利的優點。奧地利又稱東之國/東方邊境之國,這是因為12世紀時,奧地利是在當時歐洲範圍東邊的位置。

一路行經奧地利來到經濟富裕(?)的斯洛維尼亞(不是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的歷史深陷在神聖羅馬帝國、波希米亞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與匈奴人之間的紛紛擾擾。匈奴人的歷史最早可追朔自西元4世紀,來自東方的'''',由阿提拉帶領建立的帝國,但後來卻消失了,直到8世紀,游牧民族匈奴人才再度出現。北匈奴人被鄂圖曼土耳其邀請來打擊波希米亞帝國(相當於現在的捷克,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內半獨立的國家),隨後便佔領了現在的斯洛維尼亞地區一千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與捷克合併,但因為民族性不同,隨後便和平分手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人種屬於斯拉夫民族,官方的斯洛維尼亞語也屬於斯拉夫語系,在一戰後便成為塞爾維-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南斯拉夫王國其中一員,但後來在經歷了1990年代興起的南斯拉夫內戰後獨立。

第一站停留的景點是過去哈布斯堡王族的渡假勝地-布雷德湖/Blad,到名勝古蹟度假遊歷是古人刷聲譽點數,所必須完成的一大任務。行走在環湖步道上,忍不住會遙想當年穿著華服的貴族們在湖邊嘻笑遊賞、郊遊點心的光景。布雷德湖屬於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Triglav National Park的一部分,國家公園佔地880平方公里,是斯國內40的土地-佔地最大的國家公園,因此這個國家公園的地位便相當高。特里格拉夫山最大的特徵是三個白雪靄靄的山峰,這個特徵便出現在斯洛維尼亞的國旗上。這裡是過去的聖地,人們認為山上住著掌管天、地、地下的神,因此始終無人敢侵犯,直到18世紀才有人成功登山。                                                                                                                                                                                                                                                                                                                           

                                                                                                                                                                                                            特里格拉夫山(維基百科)

1280px-Triglav.jpg

1920px-Flag_of_Slovenia.svg.png

布雷德湖長2.1公里,寬1.3公里是國家公園境內的冰積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湖中央的天然小島,是這處名勝的心臟與精華所在。布雷德島上僅有幾棟建築,一眼望去便見那建於14世紀的聖母升天教堂,教堂四面環湖,又襯托著近處的綠林與頂戴白帽的遠山,因此當地許多人喜歡在這裡結婚(覺得婚紗可以順便拍了)

布雷德湖 (7).JPG

坐落於峭壁上,羅馬式的建築是布雷德城堡,建於11世紀,於18世紀又再建造的防禦性城堡。有一處角度可以一覽湖中島與城堡,加上岸上的尖塔建築,坐在湖邊真的能靜靜的發呆一個下午。明信片最喜歡的其中一個角度是自布雷德城堡向下俯瞰小島,可惜時間太短了,沒時間讓我去爬往城堡的路。布雷德湖冬天會結冰,雖然需要冰層厚至40公分才能安全行走於其上,但在凍融的過程中,被過濾過的湖水顯得特別清澈,帶著藍綠色的湖水,與悠然游水的綠頭鴨,端是坐在湖邊就有一種靜謐的感動。不過最神奇的還是,在乾燥的斯洛維尼亞,連湖邊一處廢棄的屋子也有一種頹廢美,總覺得會有浪漫小說的男女主角會在此地幽會。

布雷德湖 布雷德城堡.JPG

                                                                                                                                                                                                    布雷德城堡(左上)

布雷德湖 (19).JPG

                                                                                                                                                                                                        湖邊的廢棄屋

布雷德湖 (9).JPG

到了今日的布雷德湖依然是廣負盛名的觀光勝地,因此圍繞著此地四周也出現相關的觀光產業與小鎮,我們就夜宿在這裡。晚飯後到外面閒晃,順便找超市買水,到了歐洲我們家換的歐元有一半都拿來買水跟上廁所特別的是超市旁邊是一間蠻大間的教堂,這本來沒什麼好說的,從較遠處看去,教堂正門口有點點紅色微光,搖曳閃爍,彷彿有人在夜禱,一對男女低語從教堂外側邊走出出口,此時教堂頂端鐘塔的鐘敲響著,這似乎是個靜謐而祥和的畫面。但我瞇著眼,總覺得氣氛好像哪裡怪怪的,一群人捧著燈的話,多少都會動吧為什麼燈都不會動,然後跟鄰居阿姨兩個好奇寶寶走進一看才發現那是夜總會O.o…不過國外的夜總會真的還是蠻溫馨的,晚上會點燈,早上有鮮花,家人吃飽飯就走出來跟祖先聊天,嗯不過下次還是不要亂好奇好了

布雷德湖度假區.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sh6135 的頭像
    wish6135

    wish6135的部落格

    wish61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