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78d71UzuW8ll6ZeBvGw.jpg

約莫2019年的11~12月左右,博客來網路書店的首頁排行榜上一直上架著這本書<<暴政>>。基本上以我的閱讀習慣,不太會去注意到這種類型的書,會知道這本書是因為慢跑時聽著電台介紹被推坑而來的。

大概從去年的九合一大選開始,台灣的社會氣氛就逐漸升溫,而政治生態都不斷處於一個蒸騰的狀態。尤其最近幾個月,愈近總統大選,社會上燃燒著的意識形態更是沸騰。不管喜歡或不喜歡,我們必須承認2019到2020的總統大選,因為有了韓國瑜而變得非常熱鬧,不管是社論、政治評論家甚至到綜藝網紅,只要加入韓國瑜,吸引而來的眼球數目便會增加,韓國瑜的確如沼田幹夫所說-''具有教主般的號召力''。現在各種輿論媒體報導著政治人物、政客們的言論與政見;假新聞、政治操作、候選人魅力、遊行集會等等,琳瑯滿目刺激著我們的視聽,究竟什麼才是真的,究竟什麼是操作,我們又該相信些什麼,老中青三代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什麼是邏輯性的思考? 我想這是一個最考驗公民素質與公民邏輯的時代! <<暴政>>這本書的定位在'' 一本實用的民主防衛教戰手冊'',薄薄200頁,短小精悍,但卻字字珠璣。透過一位耶魯大學歷史教授的角度,舉證較近或較遠的世界現代史,讓讀者了解民主是如何脆弱,群眾思想又是如何的容易被操弄,暴政的產生簡直輕而易舉!

<<暴政>>的成書很有趣,它其實是來自於一位歷史教授的facebook崩潰文。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引起全世界一片譁然,於是本書作者Snyder便在自己的facebook上發表文章,表達自詡為世界的霸主、聰明絕頂的美國人正在犯一場前人(法西斯政權、納粹政權、共產主義)剛走過的錯誤,抨擊美國民眾反應緩慢的公民意識與是非邏輯不辨的思考能力。這則貼文轉發次數極高,過不久便被媒體所注意,因此也引發一連串的討論。當然正負評價皆有,有人認為這不過是Snyder無法接受川普當選所發表的情緒化崩潰罷了,但也有不少人認為Snyder的評析的確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反思。總之Snyder便以自己的貼文與大綱為主,擴充成了<<暴政>>一書。透過20條守則、20堂關於民主的課,企圖以最平民化與入門級的語言讓一般人了解政治、了解一個個只聽過名詞但其實並不太了解其中深意的思想主義。用歷史學家的角度告訴大眾,其實人類的歷史並非線性,一任往不前不回頭,人類往往是看不見教訓的,回頭與倒退進步是多麼容易,本書舉出最遠也最多反省的納粹思想為例,到近則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甚至我認為讀者在閱讀時,會把許多書中所例與現時台灣做結合。

對於這本書,我最深刻的是納粹黨的崛起。納粹並非憑空而生,在威瑪共和時代,納粹甚至不是當時德國的國會最大黨,但一場發生在1933年的國會大火引起了群眾的恐慌,希特勒藉機將矛頭指向共產黨,促使政府頒布法令終止德國人民的基本權力,這項法令也成為納粹用來攻擊政敵的工具,很快的,納粹成為國會最大黨,最後同年透過國會改選,納粹便正式取得國會所有席次,並且正式結束威瑪共和時代。讓我最驚訝的是,書中提到,甚至到了1933年,當時德國猶太社區的一家主流報社還提出相關社論,認為納粹並不會讓民主倒退,並不會退步到剝奪猶太人已在憲法中被明確載明的權利、自由與人權,但我們都知道結局為何-近600萬的猶太人在這場種族屠殺中喪命。民主是這麼脆弱,憲法的保護原來這麼微弱,很容易就毀於一旦。若是認為納粹的例子太遠,俄羅斯在1990年後便陷入寡頭政治至今,甚至企圖透過外交與假新聞的操作手段影響其他國家的政權,尤其是烏克蘭。

書中特別提到-多讀書、遠離網路。當個追求真相的調查者、珍惜我們的語言。我想這是許多現代人不看完整文章的通病,陷入''標題黨''的陷阱。標題黨的問題不只出現在政治新聞,連影劇新聞都是如此,為的是希望得到點閱率,往往點進去看之後,很容易發現裡頭的文章內容完全是雷聲大雨點小,有時候還是因為諧音隨便湊數的垃圾新聞,然而,人們不能否認,標題黨對於洗腦所展現的強大滲透力。我自己曾經做過一個月的實驗,真的覺得那種透入潛意識裡頭漸漸影響你喜好的洗腦作用真的有用,時間久了,你會因為心生厭惡而拒絕尋察真相,放棄理性與邏輯去思考正當性。''珍惜我們的語言'',不要過度使用簡稱與流行語。最好的例子就是近來很常見的帶風向操作,利用''簡稱''、''口號'',逐漸限縮人們對議題綜觀的框架,意圖使觀眾將目光鎖定在有心者想呈現的特定目標上,或者利用這種手法販賣虛有的恐懼、製造標籤與分化。

當然一個政權的壯大來自於對政策的實行,要達到政策實行的效率比需仰賴公務人員與軍警單位。書中以納粹屠殺猶太人為例,當納粹清算猶太人的家產、編號、分工,到最後要殺死如此大量的猶太人,絕非希特勒身邊的秘密警察所能辦到,有效率的清算與種族屠殺需要行政齒輪的運轉。因此二戰時期,殺死最多猶太人的並非希特勒身邊的軍隊與親衛組織,反而是當時的德國軍警人員,他們不一定所有人都贊成以如此殘忍的方式對待猶太人,然而選擇視而不見,選擇盲從、害怕與別人不一樣使得他們完全蒙蔽了雙眼。書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一項在耶魯大學進行的盲從實驗。我們會很驚訝於二戰時德國人對於納粹的服從程度,甚至德國人的後代在檢討自身歷史時也相當納悶,為何在二戰時期會有如此多的德國人容許納粹的暴行,甚至當時大屠殺的效率之高還超出希特勒的預期。這個實驗非常警示,也很有趣,它揭露了人性中的''威權性人格''與''預期性服從''。人會在新環境中嘗試適應新環境,我們都知道學習生存的痛苦的,但聽從指令而生存下來卻輕鬆許多,因此面對困境中的掌權者、領導人、發令者,人們往往會直覺性的去服從(預期性服從)。然而在一方面尊重領導者的同時,人又會靠以壓迫比自己還低階(不論刻意製造出來或社會默認中的階級)的群眾取得自身優越感,這就是''威權性人格''。因此不論是軍警(但尤其是軍警人員)與一般民眾,保有基礎的理性與道德觀是很重要的,選擇放棄部分的理智或因為害怕成為異類而選擇沉默,這是促使民主消失的幫兇之一。

書中還提到一個很有趣,看似與民主不相關的觀點-望進你我的眼,彼此閒話家常以及''熱衷參加公益團體''。最直觀的想法是保持與人際的接觸還有維繫社群之間的關係。我不禁想到前一陣子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瞞天機密'',任職於英國通訊局的女主角因為收到來自美國要求與英國聯合對聯合國成員國進行勒索的命令深感不安,進而透過朋友(與反戰團體相熟),轉了好幾手最後消息進到報社手中,而揭漏兩國政府為開戰而意圖的非法行為。如果沒有人脈、沒有團體,人民很容易受到政府操弄而完全無還手餘地,我想這就是作者想表達的。習慣躲在電腦螢幕後的現代人,因為社群關係疏遠而對不切身的問題毫無痛癢,甚至口出惡言也無責咎,這種疏離很容易使得某群體權利喪失而求助無門,然而當這些問題真正波及到那些袖手旁觀的人後,一切事態早已進入無可挽回的餘地。

最後,書中必然的提到了假新聞的重要與網軍們在選戰中對政治角力造成的影響。我一直覺得80-90年代的年輕人面臨著網路大力崛起的時代,加上升學壓力繁重,多方閱讀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幾乎應該像個海綿一樣學習的年紀中被試卷們剝奪了。閱讀一篇完整的文章實在很少有人做到,其實連一篇完整的假新聞都有一個起承轉合,透過一個正常的邏輯與多方閱讀便能辨別與思考,但我覺得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做不到,也很沒邏輯。習慣依賴懶人包、整理文是現代人很大的通病,整理文其實就是個人筆記,裡頭的觀點多屬主觀,一昧的依賴只不過讓自己變成一個應和者罷了!驕傲的依賴學位自詡為知識分子一點也不重要,如果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那跟應聲娃娃有何區別? 

這是一本很短小精悍的書,甚至有許多批評者認為作者對很多論述引述不夠,作者也無否認,但他認為他對這本書的定位點在於''教戰手冊'',精簡化、通俗化,利用降低閱讀門檻、與引發興趣為主,透過個守則與概綱引起讀者的共鳴與反思。雖然很少頁,但這本書真的讓我思考了很多,也反覆在閱讀這本書時應證著現時的台灣。我必須說,其實我感到很驚訝,本書成書於2016年的美國大選之後,書中也多次提及川普危害現代民主的行為,但將書中所述拿到台灣來看,卻也多項的切實符合,果然歷史真是在反覆的重複。當然書中也很有趣地提及,美國人對於川普為了得權而營造出許多假新聞的行為其驗證速度之緩慢讓烏克蘭人(俄羅斯為了干預烏克蘭的選舉而釋放假消息)感到驚奇。或許同樣型態的事件在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在不斷重複的發生,學習如何有智慧的面對與理性思考,我想這便是這本書的衷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sh61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