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宣傳著很大的色戒,我始終沒有興趣去看.原因是一向不是很喜歡國片,特別是這種有著戰爭、衝突的題材,更不是我所感興趣的.直到今天早上起來看見電影台播放,才開始看過.出乎我意料的,看了第一眼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沒有按著遙控器轉台,反而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王佳芝是個平凡的大學生,至少在她遇到鄺裕民之前卻是如此.在那個與日本爭戰的年代,熱血的大學生高喊著要喚醒民族意識.鄺裕民是這樣的,他的哥哥因為戰爭丟了性命,所以他有著對於這些侵略深沉的恨.但王佳芝的恨卻不那麼明顯,她是個平凡的女學生.想著去英國,可棄她而去的爸爸的保證沒有兌現過.她說:''他只帶了我弟弟去,說過幾年會帶我去,可香港後來就淪陷了.''王佳芝說的輕描淡寫,但是她的心裡知道她父親是不打算帶她離開中國的.後來父親捎來一封信,說是結了婚.那天早晨,王佳芝的女同學從床上爬起,問著在寫信的王佳芝說:''你在做甚麼呢?'' 她回答:''爸爸結婚了,我給他寫封祝賀信.'' 把一張薄薄的信紙摺了起來,飛快的掃過桌上的婚照和喜帖,刷的收進了抽屜裡.最後寂寞的把自己拋進了電影院裡哭泣.王佳芝是個寂寞又孤單的女學生,從許多角度,包括她得知自己被拋棄以後,或是刺殺易先生的初次行動失敗後,她都是到電影院裡去宣洩自己的情緒.這個黑暗的地方,成了一個她宣洩自己的管道.
王佳芝的性格很單純.老吳曾說:''幾個訓練有素的女特務,都被易先生給摸了底.王佳芝的可貴之處在於她根本把自己當作了麥太太.'' 與其這樣說,不如說是,王佳芝把麥太太當做了她生活的重心.她是一個寂寞的人,不難發現她常在找自己的生活重心.從期盼爸爸把她帶到香港到參加話劇社展開刺殺易先生的行動.所以在父親結婚,易家搬離香港,她失去重心以後,都顯的非常的低落.後來加入特務,她開始把和易先生的地下戀情在不知覺中又成為了她生活的重心.每天等待,期盼...所以她開始感到生氣、焦躁.在知道了自己有了這些不該有的情緒之後,她曾說:''他不但要往我的身子裡鑽,更要往我的心裡頭鑽.'' 間接承認了她逐漸有了對易先生不該有的情感. 她也是一個沒有選擇的女人,無法選擇父親拋棄了她.無法選擇的成為麥太太的角色.她犧牲了和鄺裕民若有似無的情感,初夜給了梁潤生.曾想,或許王佳芝愛上易先生,除了情感失守以外,更有許多內心因素的巧合.易先生的六克拉鴿子蛋,無疑的也是一個強烈的觸發點.原本以為是懷疑的試探,卻在珠寶商攤出幾樣寶石要王佳芝挑選的時候,她呆住了.這一次她有了自己的抉擇權,不過想必在提心吊膽之後的那種驚喜,給予人的是更大的衝擊.王佳芝徹底淪陷了,她說:''快走!'' 這兩字,犧牲了她自己和另外5個同學的性命.三年來的努力、時間、金錢,頓時是成了付諸流水.不知道當王佳芝跪在石礦場時看著鄺裕民和其他同學時是否懊悔.只說,那一幕,顯得好悲壯.
易先生和王佳芝有個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寂寞的人.易先生是個飽受精神壓力的男人.他怕死,怕被暗殺,他處在長期的精神壓力之中.所以他曾同王佳芝說:''我不喜歡黑的地方.''這和王佳芝喜愛電影院剛好相反,不過背後卻有著極為相似的心理.
在色戒裡頭,有幾個爭議性很大的鏡頭,那是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床戲.由於是在正常時段的電影台收看,電視台都把這些部分給剪去了.這樣實在很可惜,李安藉由這些鏡頭,很清楚的描寫了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間的情感糾葛,剪去了這些,整部電影的意涵便不完整了.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情慾戲共有三個部分.在第一個部分裡頭,易先生用力的把王佳芝摔向牆壁,又丟到床上.撕去她的衣服,甚至用皮帶抽了兩下以後,反綁住她的雙手.這種近乎強暴的方式,無疑的顯露易先生陰冷、冷酷的性格.再者更說明了王佳芝對他而言只是個單純的女人,說難聽一點是個洩慾的對象.他不在乎她的感受.他的離去是冷冷的拋下風衣.第二個部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兩個人纏在一起的性愛體式.更明顯看出來易先生那種壓迫、壓抑的情感是在於整個過程中他不斷的壓下王佳芝的頭.讓我覺得他要表現他強烈的掌控欲和權勢.他不願意讓對方對他有任何舉動,他高高在上的掌控一切.但是糾葛在一起的身體似乎也在表明他們之間複雜有變化的情感.在虛偽下的真情有多少?第三個部分最不同於前兩次的是,王佳芝拿起整頭蒙住了易先生的眼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顯示出易先生對王佳芝的信任,他對她的情感已屆轉變.由一開始純粹的洩慾到後來的信賴甚至心靈上的依賴.不難看出,易先生起初是不對王佳芝談他工作上的事.漸漸的他開始說些比較近於自己內心的事情.甚至約在日本餐廳的那一次,他為王佳芝所唱的一支曲子落淚.
色戒自頭至尾都是個悲劇性的故事.然而在整部電影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當王佳芝就出易先生後坐在人力車上的表情.與著街景看起來特別的柔和.我想這也是她長久以來第一次感到解放和自由的時刻.李安比之於張愛玲是仁慈了許多.張愛玲的作品當中都有幾種特點,特別是在寫男女間的時候.在她筆下的男人都是壞東西,玩弄感情、不可信任.而她的感情觀是愛情不過是霎時的熱情.當然也反映在色戒裡頭.易先生和王佳芝這段感情到底有多少是真是假?
李安在片尾安排了易先生對王佳芝的緬懷和哀傷,這使得這個冷酷無情的易先生似乎不那麼可憎,而王佳芝也不那麼傻的可悲.易先生坐在王佳芝待過的房間裡頭,似乎想捉住一點點她最後的氣息.我想這是整部電影中易先生對王佳芝最明顯的情感流露.在簽屬王佳芝等人的刑處時,易先生飛快的在公文上寫了''可''字.第一種可能是因為易先生演技過於精湛,連自己都騙了過去,才表現的這麼陰狠.不過第二種解釋就顯得較有悵然、人情味一點.易先生知道王佳芝等人勢必要處決,所以果斷的下了決定,因為他怕這遲早的事,越拖越無法下手,越拖越痛苦.
屬下將易先生先前贈與王佳芝的鑽戒擺在桌上,易先生馬上說:''這不是我的!'' 很多人說,易先生這個反應是為了與王佳芝撇清關係.我覺得,易先生是想掩飾自己的動情和急於斷絕和王佳芝所有的情感聯繫.對易先生而言,在這種長期的精神壓力下,王佳芝對他而言就如清流,是情感絕望中的浮板.而他現在想掩飾他曝露出的缺點,那寂寞、那孤獨.
再者,具有很大話題性的是麥太太和易太太等官家夫人的牌局,在這其中的話,這其中的一句一動其實有著內涵.可以看得出來,王佳芝和易家的交涉和易太太的友情都建立在這上頭.包括她後來和易先生搭上線也是一場三缺一拖易先生下來玩牌的一場牌局.我不禁在想,易太太真否對王佳芝和易先生的事情都不清楚?易太太似乎都是一直在玩牌,從王佳芝混入易家到遭致處決,易太太都是在玩牌.她在第一場牌局和王佳芝搭上了線,在最後一場牌局得知王佳芝的離開.我認為易太太並非如她所表現的全然毫不知情.只是,她沉默.那個時候的官太太能有插嘴的餘地嗎?說得難聽一點,官太太就如同是個花瓶.家裡的大小瑣碎事不用她管,不用工作,更無權過問先生的事情.只是在公眾場合需要出現以符合整個場面.很多時候,她也只能默不做聲.我一直覺得當第一次王佳芝要幫易太太做旗袍時想抄給易太太自己的電話號碼,那時易太太的反應很有趣.她說:''我有了妳的電話號碼.'' 王佳芝呆在當場,只好把紙條客易的擱在皮包上,易先生可以看到的範圍.再者是易家突然的搬遷,王佳芝要替易太太送行,然而易太太卻不斷推辭.
總歸的,色戒是探討人性和情感.看完這一部電影,讓我想了很多.電影終了時,我最深刻的感覺是突然的無言,和淡然的哀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sh61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